为持续推进移风易俗,深化乡风文明建设,龙南市以遏制高价彩礼,回归“礼”性目标,聚焦“红娘”媒介,依托户外颁证基地、婚俗新风馆,统筹社会力量,优化婚庆服务,培育婚姻价值,打造“公益红娘”特色活动品牌,探索婚俗改革新路径。
一是聚焦示范引领,创新载体,搭建“公益红娘”服务平台。针对青年群体、新婚家庭重点群体需求,按照“示范引领、特色打造”思路,发掘各级资源禀赋、产业优势、空间特色,通过部门联动,整合民政、妇联、团委等力量,以点带面打造特色平台。
二是聚焦“鹊桥相会”,打造“吾家有喜”红娘馆。依托汶龙镇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,通过文艺摆台、青年亮相等场景布置,利用“三、五、八”圩日人流量丰富特点,线下开馆迎客,提供婚恋交友服务;同时组建“吾家有喜”线上交流群,常态化牵红线、搭鹊桥、助脱单、结良缘。目前,36名单身青年线上交流互动,60名线下青年登记在册,地区覆盖到龙南、定南等地。
三是聚焦“花好月圆”,打造“客家缘”新风婚俗馆。依托渡江镇玫瑰产业基地,翻新改造古老祠堂,链接文明实践站,设置婚俗文化展厅、厅堂婚仪场景、洞房花烛场景、客家婚俗新风展厅、结婚登记中心、婚嫁堂六个区域。打造集婚俗文化、吃、住、行、拍及领证服务于一体的客家缘婚俗新风馆,引导新婚群体聚焦婚姻之美、之责、之义,形成文明、理性的婚恋观念。
四是聚焦常态长效,健全制度,完善“公益红娘”保障体系。印发《龙南市“公益红娘”助力移风易俗活动实施方案》。制定完善“公益红娘”公约,摸排全市红娘31名,成立公益红娘协会。2023年,开展红娘培训活动6次,开展移风易俗、婚恋服务活动8场,促成16对新人成功牵手。探索优秀公益红娘激励评价机制,结合“积分制”将婚嫁彩礼纳入村规民约,将农村彩礼治理工作情况纳入综合考核指标的重要内容,纳入负面清单管理,推动婚俗改革常态长效。
五是聚焦价值培育,优化服务,全面发挥“公益红娘”效能。围绕“青年交友”,搭建连心桥。创新情景体验、婚俗剧本杀等服务,让青年群体在游戏中体悟、交流,自觉成为婚嫁新风的践行者、弘扬者。今年以来,组织移风易俗、婚恋课堂、婚姻法律知识宣讲等活动10余次。
六是聚焦“新风婚恋”,画好同心圆。打造“文明实践+婚礼”“旅游+爱情”特色婚庆路线,通过设置新风倡议、集体宣誓、共植金玉良缘树等代替婚礼婚宴形式,吸引、引导广大青年简化婚礼流程,做婚事简办新办倡导者、实践者,凝聚弘扬婚嫁新风向心力。
七是聚焦“家庭成长”,建好温暖港。创新开展“两个帮”活动即领证前帮助开展婚姻课堂,对新人开展正确婚姻观、家庭观指导;跟踪回访帮助有需要的当事人免费提供情感沟通、心理调适、纠纷调解、法律咨询等服务,帮助维护婚姻关系、家庭和谐。
龙南还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,持续开展“好公婆”“好家庭”等“五个100”移风易俗评选活动,邀请获评人员讲述爱情、婚姻、家庭故事,营造良好社会氛围,推动培暖、和谐、幸福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