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要闻导读 > 基层党务

渡江镇:推动“四治融合”,提升“五型”政府建设“驱动力”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3-01-26 信息来源: 渡江镇
  坚持把党组织引领下的自治、法治、德治、智治作为根本方式,着力推动基层治理机制体制创新,全力提升“五型”政府建设“驱动力”。

  “法治”塑骨,营造法治氛围。制定圩镇管理办法,规范圩镇行政执法程序,配强圩镇执法队伍,加强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,严格按照法定职责和权限执法,将圩镇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。深入开展“法律进圩镇”活动,结合农村“法律明白人”培养工程,培育一批以镇干部、村干部、圩镇管理委服务中心和星级文明户为重点的“法治带头人”,用法治的力量保障圩镇管理的有序与顺畅。依圩镇矛盾调解室,由圩镇管理服务中心牵头,“执法大队+派出所民警+法律明白人+人民调解员+综治网格员”多方联动,坚持“有事好商量,街里共商议”的理念,探索“街里更近,议事更简,评价更准,公开更明”的工作机制,实现“小事不出街、大事不出圩、矛盾不上交”。开展环境执法,车辆乱停乱放集中整治行动,大力整治车辆占道乱停、车辆不停入停车位内、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停车位、僵尸车长期占用停车位等停车乱象。使村民逐渐从“站着看”向“跟着做”,再向“主动做”转变,激发群众主体意识。

  “自治”生肌,织密治理体系。以“街长制”为抓手,将圩镇划分为7个街道,每条街通过商户、住户推选出1名街长,构建“党群服务中心—圩镇管理服务中心—街长—住户(商户)”四级联动体系,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圩镇治理,激发党群“共治共管”活力。明晰9项职责,引导街长带头当好政策规定的宣传员、遵规守法的监督员、社情民意的观察员、上报情况的信息员、沟通协调的联络员、矛盾纠纷的调解员、防火救灾的安全员、人居环境的检查员、营商环境的服务员(“九大员”)。设立街区公示牌,颁发街长证,制作“街长喊你来参与”红马甲,提升街长履责意识和身份认同。强化正向激励,街长优先推荐参与评先评优,优先作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,优先列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。

  “德治”造血,树立文明新风。利用渡江脐橙热度,“脐橙”即“齐诚”的宣传点,弘扬崇德向善、扶危济困、扶弱助残等传统美德,培育淳朴民风,建立无人售卖摊。全面推行移风易俗,重新包装新埠村红白理事会,推广文明婚俗、绿色殡葬。建立圩镇矛盾调解室、农民夜校,强化重点部位智能化监控设施,着力加强群防群治,实现基层服务管理和平安创建精细化、精准化。结合家规族训、镇规民约和村规民约制定圩镇文明公约,融入乡村信用体系、商贾诚信经营、村民有序参与等文化。围绕基层党建、美丽乡村、平安建设、文明创建、村规民约等乡村治理重点任务和突出问题,实施积分制管理,开展星级文明户、诚信经营户等创建活动,合理设置积分,将积分的主要内容、评分标准、运行程序等环节交由党员、圩镇群众代表、商户代表、志愿者具体实施,群众商定,圩镇管理委员会审核把关,予获评住户及商户免除卫生费、摊位费奖励,让乡村治理工作可量化、有抓手,使村民自治行为由“村里事”变成“家家事”,由“任务命令”转为“激励引导”,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参与感、获得感、幸福感和安全感。

  “智治”炼髓,点燃智慧引擎。把“智慧圩镇”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重要举措来抓,推进智慧乡村管理系统进圩镇,利用群众家庭宽带,购置监控设备,通过群众联网共享的方式,加快重点场所、重要街道、重要区域和背街小巷智能监控系统建设,完善圩镇治理网络,筑牢基层平安“防护网”,借力“智治”支撑,有效预防违法事件的发生。(渡江镇袁柏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