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南市财政局:处理好“三对关系” 确保财政平稳运行
作者:
发布时间:2022-12-22
信息来源: 市财政局
2022年财政工作重担在肩、责任重大,龙南市财政局永葆“赶考”的清醒和坚定,坚持稳字当头,稳中求进,积极处理好“三对关系”,充分发挥财政稳预期作用。
一、处理好“增”和“减”的关系。
“减”——持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和直达资金机制,减免企业租金,优化营商环境,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增强经济发展后劲。一是实施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,强力稳住龙南市2022年宏观经济大盘。建立财政、税务、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的支持增值税留抵退税协调机制,统筹推进新的组合式税费政策落实落地。2022年1-10月,已办理留抵退税4.18亿元,惠及企业351户/次,减免“六税两费”0.14亿元,办理缓税延期0.97亿元,惠及企业514户。二是精准用好惠企利民直达资金。落实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常态化管理,推动资金使用提质增效。1-10月,已收到上级分配下达的直达资金6.14亿元,目前分配率达到100%,支付率84%,直达资金主要用于支持保就业、保市场主体等,以“精准滴灌”的方式有效为企业发展蓄能添势。三是大力减免企业租金。明确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免除上半年2个月租金的基础上,再减免一个月租金。2022年1-10月,全市行政事业单位累计为406户企业及个体户减免房屋租金436.28万元。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。深化财政“放管服”改革,积极推动各类惠企资金“免申即享”、“即申即享”。2022年1-10月,龙南通过“亲清赣商”惠企平台线上为401家企业兑付惠企资金0.43亿元,通过线下专窗为107家企业兑付惠企资金2.41亿元。五是拓展深化“互联网+政府采购”,积极推广以电子保函等非现金形式缴纳保证金,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。推动政府采购助力中小企业发展,1-10月,全市政府采购中,中小微企业合同金额占比超八成。
“增”——千方百计拓宽财源,依法依规提高税收征管效率。一是加强组织收入调度。由分管市领导定期组织召开财税部门收入调度联席会,及时传达上级部门的有关经济及财税工作会议精神,落实部门责任,围绕园区发展、第32届世客会及民生领域补短板、强弱项,加强项目谋划储备,盯紧目标任务不放松,强化各征管部门的收入征管落实机制。二是培植巩固骨干财源。积极培育骨干企业,对符合产业政策、有发展前景的成长型企业,在项目、资金、资源配置上给予重点扶持,提高骨干企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。积极推动稀土开采,有效增强龙南可用财力,鼓励发展“制造业+总部经济”,带动财政收入增长。出台政策,大力发展建筑企业,不断提升建筑企业对财政的贡献度。三是抓征管深挖税源。规范行业税收管理,紧盯重点行业、重点企业,加强土地增值税清算、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环节收入征管,加强欠税清理,清收历史积欠印花税、资源税等,加强综合治税、深挖税源。
二、处理好“保”和“压”的关系。
“保”——足额保障“三保”支出,全力保障上级重大决策部署及重点项目支出,稳住经济基本盘。在新冠疫情反复的情况下,扛起“稳经济”政治责任,积极安排调度资金,不断优化支出结构,压减一般性支出,把有限财力用在保工资、保运转、保民生和其他重点支出上。1-10月,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59,153万元,同比增支18,787万元,增长5.5%。全市民生类十三项支出总额305,170万元,同比增支13,952万元,增长4.8%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高达85.0%,其中教育、科学技术支出、文化体育与传媒等民生类支出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1.1%、22.7%、12.4%。
“压”——全面树立过“紧日子”的思想,大力压减非重点、非刚性支出,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,切实把有限的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。一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。带头落实“过紧日子”要求,坚持统筹兼顾、突出重点,严格执行各项经费开支标准,坚决压减非急需、非刚性和低效支出,取消无效支出,调整标准过高的支出,精打细算、厉行节约办一切事业,腾出资金支持“六稳”“六保”工作,切实保障重大战略部署落实和民生实事实施。二是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。建立健全财政存量资金与预算安排统筹结合机制,对各类结余、沉淀资金应收尽收,用于“三保”支出或其他急需安排的重点项目;同时加快我市债券资金使用进度,避免债券资金沉淀。
三、处理好“进”和“守”的关系。
“进”——积极申请地方政府新增债券资金、省级以上专项资金。密切跟踪粤港澳大湾区、长江经济带、中部崛起、“十四五”规划等政策动态,争取更多上级资金份额,缓解本级财政压力。把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谋划争取作为经济稳增长的主要抓手,抢抓机遇,积极申报项目。
“守”——坚决守住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的目标。守住预算调整法定程序,严肃财经纪律,加大财政领域风险联防联控。2022年1-10月,全市财政总收入实现241,154万元,同比增收18,179万元,增长8.2%。其中: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5,760万元,同比增收14,428万元,增长11.0%,完成年初预算的84.9%。全市财政总收入规模列全市各县(市)区第5位(不含赣州市本级与蓉江新区,下同),较上月前进1位,增幅列全市各县(市)区第4位,增幅较上月增长2.1个百分点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列全市各县(市)区第7位,同比增长11.0%,增幅列全市各县(市)区第1位。
同时,龙南市加强政府债务风险监测,开好规范举债“前门”,严堵违规融资“后门”。强化专项债券项目储备把关,抓实隐性债务化解,进一步加强对全市债务的实时、动态、在线监管,确保不发生区域性债务风险。
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,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,财政人使命光荣、责任重大,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和赣州重要讲话精神,大力实施“三大战略、八大行动”,打好基础、做强实力、追赶跨越,加快建设“党建强、产业旺、城乡美、百姓福”的明珠市,奋力打造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龙南样板。
(龙南市财政局 唐雨芳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