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要闻导读 > 基层党务

市纪委监委:从监督到“预防” 筑牢纪法警戒线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2-11-24 信息来源: 市纪委监委
  今年以来,龙南市纪委监委针对部分驻在单位廉政风险防控不足,连续多年在该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考核中排名靠后的问题,在与相关驻在单位党组(党委)反复沟通讨论的基础上,研究制定了廉政风险预警工作制度,探索开展了廉政风险预警工作,并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
  一是定期“体检”,排查风险点。精准查找风险点是有效化解和防范违纪违法问题的前提。派驻纪检组将监督触角再延升再扩展,通过做实做细日常监督、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座谈会、自查自纠等方式,摸排驻在单位在政治建设、权力行使、履职履责、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廉政风险。派驻纪检组将收集到的廉政风险信息进行汇总分析,实行动态化管理,定期向驻在单位党组(党委)反馈。通过加强廉政风险管理,全面掌握驻在单位廉政风险底数,为廉政风险预警、风险分级管控和整改落实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
  二是风险评定,对症“开药方”。派驻纪检组根据违纪违法问题发生概率和危害程度,将廉政风险划分为“黄”“橙”“红”三个等级。一般情况下,“黄色”风险为可能出现轻微违规违纪问题,或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;“橙色”风险为易出现或滋生违纪违规的行为,并且可能受到通报批评及提醒谈话、警示谈话等责任追究的廉政风险;“红色”风险为易出现和造成违纪违法,并且可能受到党纪、政务处分的廉政风险。针对不同的风险等级,派驻纪检组将分别采取发放预警通知书、对主要领导或预警对象进行谈话提醒、限期整改、发放纪律检查(监察)建议书等方式“对症施治”。

  三是及时亮牌,打好“预防针”。 廉政风险预警工作要取得实效,正确防范和有效化解风险是关键。对列入廉政风险的信息,派驻纪检组将及时亮牌吹哨,向驻在单位党组(党委)发放预警通知书,指导和督促相关单位党组(党委)完善措施、限期整改,并在规定时间内将整改落实情况以书面形式报派驻纪检组,通过廉政风险预警,常敲警钟“治未病”。

  四是强化监督,守牢“警戒线”。派驻纪检组加强对廉政风险的全过程管控,立足于“监督的再监督”,守好纪法第一道红线,防止廉政风险转化为腐败行为。首先要注重前期预防,从加强党性修养、思想道德建设和制度机制层面主动做好防范,增强其廉洁自律的主动性;其次要加强督查检查,派驻纪检组会同驻在部门党委(党组)班子通过听取汇报、查阅资料、实效评价等抓实廉政风险整改情况;第三要严肃追责问责,对未达到整改要求的廉政风险,按程序转高一个等级进行预警,对预警信息拖延办理或不予办理的,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问责。(廖雪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