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南大队攻克“四大要点”严厉整治电动车摩托车交通违法
作者:
发布时间:2022-04-04
信息来源:
随着人们代步工具的多样化,具备轻便灵活、经济实惠、操作简便等功能的摩托车、电动车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,但随着摩托车、电动车拥有量的急剧增长,交通事故也在不断攀升,摩托车、电动车已成为当前交通肇事死亡率最高的车型之一。
为此,为全力打好冬季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攻坚战,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电动车、摩托车交通安全管理,有效遏制涉及电动车、摩托车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,龙南大队立足管理实际,攻克“四大要点”严厉整治电动车、摩托车交通违法。
一、认真剖析,总结经验,抓好组织部署,攻克“重点”。
针对辖区电动车、摩托车交通乱象问题,大队组织召开会议,在认真分析当前电动车、摩托车管理形式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,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部署,找准问题节点,把握整治关键,并将电动车、摩托车作为重点整治对象,并结合“城市治堵”、“纠违治危”辖区实际,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,细化整治措施,务求电动车、摩托车专项整治行动管理工作取得实效。
同时,要求全体民辅警要克服厌战情绪,继续保持和发扬工作斗志和优良作风,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,全力投入到整治行动中,坚持“违法必究”原则,打消违规不受罚的侥幸心理,确保整治行动有序进行。
二、细致摸排,层层筛选,把好源头治理,攻克“盲点”。
针对电动车、摩托车使用范围广、分布范围散、管理难度大等特点,大队一是依托执勤卡点优势,加大对过往摩托车、电动车进行摸底排查,对车辆和驾驶人基本情况信息进行梳理和采集,完善管理台帐,建立健全相关档案,掌握辖区车辆及其驾驶人基本情况,对排除出来的未按时年审、黑车、带病车、非法改装、逾期报废等不符国家上路的车辆进行整改,全力将交通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。二是积极与交通等部门联合,深入电动车、摩托车销售企业进行全面排查,严把车辆检验关,督促摩托车销售负责人严格落实新车上户登记,杜绝超标摩托车上路行驶,预防和减少不合格车辆上路行驶;三是加强对陡坡、临水临崖、急弯、交叉路口等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隐患排查,发现问题及时上报,并提出治理办法和治理时限建议,最大限度地扫除源头治理“盲点”,严防道路交通事故发生。今年以来,大队共查处3处隐患路段,并全部整改到位。
三、高压严管,灵活出击,拧好事故防线,攻克“顽点”。
大队认真分析电动车、摩托车交通违法特点和规律,从路面管控入手,盯牢违法“顽点”,扩大整治之势。一是针对辖区主要路口、繁华路段,如:红旗大道、金水大道、人民大道、龙鼎大道等路段,采取“固定岗查处、巡逻岗查处、突击整治”等方式拉网式密集管控,加大电动车、摩托车不遵守交通信号、随意横穿道路、违法载人、逆向行驶、不按车道行驶、多人骑乘、不佩戴安全头盔、非法改装、乱停乱放、逾期未检等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,切实做到“见违必纠、见违必查”,迅速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。二是针对电动车交通违法行为偶然性、随意性、随大流的特点,安排警力,以劝导与宣传的方式,引导电动车驶入非机动车道行驶,畅通道路。三是加大商贸街区、学校、医院、菜市场及人力密集地巡逻管控密度和频次,对摩托车、电动车乱停乱放进行集中整治,对不听劝阻或者车主不在现场的,一律清障拖移,并按照相关规定,依法进行处罚,全力拧好交通安全事故防线。2月以来,大队共开展专项整治18次,查处无牌无证78起,超员42起,未佩戴安全头盔152起。
四、创新模式,宣教结合,唱响文明之歌,攻克“热点”。
为全面提高电动车、摩托车驾驶员的文明、安全、法制驾驶意识,全力营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,积极拓展宣传渠道,扩大宣传规模,强化社会舆论引导。大队一是在整治行动中坚持处罚与安全教育相结合,强化交通安全宣传教育,通过对交通违法人员进行面对面交通安全宣传教育,引导摩托车驾驶员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;二是充分借助手机短信、微博、微信、LED显示屏、交通安全宣传车等,向社会发布电动车、摩托车集中整治行动工作情况,以案说法,向广大群众告知交通违法的危害性,增强广大群众的交通安全意识和守法意识,从而自觉遵守交通规则,文明参与交通;三是组织民警深入辖区社区、学校、农村、单位、外卖快递企业以及电动车、摩托车集中停放点,向社会广泛宣传摩托车、电动车交通管理的相关法律、法规和政策,提高自身交通安全意识。2月以来,大队共开展宣传75次,其中,进农村宣传28次,进社区宣传15次,切实改掉“怎么方便,怎么走”的交通陋习,真正融入到“文明交通”的行列,为整治行动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宣传舆论氛围。